第(3/3)页 连续1年无抗粮漏粮、无私通清廷的村子,可取消本村徭役。并于明年腊月公布第一批免除徭役的模范村名单,数量100个。 百姓们不敢信。 经历了明清两代,再愚昧的百姓也懂我大明(大清)自有国情。 理论和实际之间往往隔着一座山。山的这边敲锣,山的那边是可以听见声的,但仅限听个声。 …… 大雪再次降下,掩盖了残破废墟、亏损尸骸。让这个丑陋的世界看起来似乎很干净。 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节, 各方反应完全不同。 第5军团除斥候和哨兵之外,其他人可以小小放松。 南雄府城的集市热闹无比,公平交易,其乐融融。 苗有林先斩后奏, 从缴获本该交公的银子里暂支部分发给士兵们。 届时, 从赏银和军饷里抵扣掉,陛下不会怪罪。 南雄人比较特殊,他们既不是广府人,也不太算客家人,更不是潮汕人,就是南雄人。 这让苗有林感慨,找到了一处旋涡之外的立足点。 …… 嘉应直隶州(前文写错了,清朝叫嘉应州,现代改称梅州了)客家人曾中原,却没闲着。 他隐约间看到了“翻身的曙光”,不想放过~ 清军赣南疯狂屠杀,杀的客家人尸横遍野。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清廷,向客家人举起了屠刀。清廷,站在了广府人那一头。 这个逻辑看似站不住脚,但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却逻辑严密、动机清晰。 客家人都是北方流民,属于外来人。 从立足的那一刻起,就和本地土人天然产生了矛盾——争地,争水,争生存空间。 这种争夺, 只会越发的惨烈,无法调和。 …… 曾中原带着一帮挑夫领取赏银后没有回乡,而是在粤北山区客家人聚居点流动, 他告诉所有人: 清廷对客家人动手了!清兵在赣南对客家人实行了无差别的铲村。 这个消息好似重磅炸弹,炸的所有人头晕目眩。 然后,各村各寨的头领碰头。 开始修土楼,挖工事,砍竹子。 青壮手持简陋的长兵器,铜锣一响,齐进齐退。大脚婆娘们负责砌墙挖沟,摇旗呐喊。 粤北山区的空气里都透着火药味。 …… 当地官府火速派衙役进山勒令各村寨老实本分,交纳罚银,拆除土楼,不得聚众。 否则, 官兵将严惩不贷! 然而, 此举更加坐实了清廷要对客家人下毒手的流言。 客家村寨的头领们保持了最后一丝清醒,若非万不得已,不愿和官兵武装对抗。 然而, 翻山越岭派去赣南打听消息的人陆续回来,坐实了清军在赣南铲村是真的。 …… 嘉应知州向省城求援。 总督衙门内红缨帽济济一堂,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 巡抚赵士生声音有些颤抖: “这一定是吴贼在后面挑火,麻烦大了。” 1名总督府的高级幕僚忍不住问道: “抚台,赣南官兵的集体铲村屠客事件是否谣言?马总兵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此癫狂?” 赵士生点头默认。 随即又补充道: “但他已经力战殉国了。” 总督伊尔杭也默默冒出一句: “本官其实也觉得马总兵太极端了。不过,他毕竟是死于战场,算了,算了~” 原本想痛骂马忠义的众人瞬间语塞,满腔怒气只能化为一声长叹。 人死为大。 何况是姓马的是力战而死,就算有再大的错误朝廷也不会追究了,皇上还得下旨褒扬一二。 …… “制台、抚台,府衙司狱求见。” “嗯?” “那位司狱说有重大军情,事关反贼,一刻都不敢耽搁,必须当面禀告给二位大人。” 伊尔杭,赵士生2人对视一眼。 “带进来。” 从9品的司狱头一次进入如此高规格的场合。 吓的头都不敢抬起, 跪着低头,小声道: “禀制台、抚台。潮州府大小宗族数十家,蓄、蓄谋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