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李郁:我不听你们的,我要吸取一位希姓前辈的深刻教训-《大清话事人》


    第(2/3)页

    “防御战,多有矮墙工事可蹲守。最危险的就是肩部以上,尤其是脑袋。戴着这玩意,丑是丑了点,但起码能少死一半人。”

    “野战列队射击,若没有良好视野,弊大于利。戴顶飞碟盔能够防点抛射流箭就很好了。”

    ……

    “杨遇春,你呢?”

    “嘿嘿,我选这种巴布塔盔。名字是怪怪的,但戴上感觉真精神。”

    众人哈哈大笑。

    李郁也笑了:

    “猪面盔呢?”

    “太丑了。而且视野太差,我宁愿不要。”

    巴布塔盔应该是借鉴了希腊战士的审美,造型优美简洁,且很好的防护了脸颊、颈部和鼻子。

    从正面看,面部有个Y形的开槽,保证了视野和呼吸。

    考虑到头盔和脑袋的契合,又配发了麻布的帽子作为内衬,这很重要。

    【指环王和有关希腊的战争电影中都有出现。】

    ……

    结束了这场讨论,李郁大体有数了。

    他会听取这些一线军官的使用心得,但不会全部听取。军官只考虑武器是否先进,自己却要考虑武器的成本。

    作为一个落榜美术生,

    前辈的教训是很惨痛的,MP40,毛瑟98,虎式,德盔、军服,甚至背包,哪一样武器不是颜值出众,性能优秀。

    一打三,甚至一打五。

    可还是被乌泱泱多到数不清的,毫无美学的T系列坦克,粗制滥造的水管枪、平庸的谢尔曼给摁着打。

    失败原因很清晰!

    李郁自然要警惕,清廷完全具备狂爆垃圾兵的客观条件。

    所以猪面盔虽好,只能少量装备。

    巴布塔盔也是一样,仅能装备最精锐的甲士,其余的还是配发诺曼盔吧。毕竟一顶巴布塔的成本工时能抵3顶诺曼盔。

    ……

    马钢会遵照自己的命令调整生产计划,同时逐步将原本的江宁籍挖矿工人淘换成俘虏苦役。

    李郁发现了一条征兵的路子:

    将产业工人征募为士兵。

    他们在组织性和纪律性方面,天然的具有优势。尤其重工业的从业工人是非常理想的兵源。

    为此他考虑组建第5军团,以各地工矿的工人为主要兵源。

    当然了,熟练工人不能断层。

    所以尽量抽取非关键岗位,有把力气就行的工人。

    关键岗位的技术工绝对不能动,这些人是宝贝,是未来大工业的螺丝钉。

    ……

    次日,吴军进攻清军第2道防线。

    4000土尔扈特马队却突然赶到,在10里外逡巡。

    第2军团只能抽调出6个营,携带火炮前出戒备,同时以轻骑兵营在侧翼以防万一。

    好在土尔扈特人只是观察,全程并无动作。

    进攻修筑在丘陵之上的清军营垒还是老样子:第4军团抽调2营新兵练手,俘虏推盾车,杨遇春的甲士营随后冲击。

    初期压制顺利,但甲士营冲上去却损失了200多号人。

    这股清军吸取了教训,只在前沿布置了少量火炮,把大部分火炮后置在阵地中。

    甲士营冲进营垒后,挨了一轮距离很近的炮击。

    再坚固的甲胄也挡不住霰弹的洗礼,伤亡惨重。就连杀神杨遇春的腿部也中了一发霰弹,血流不止。

    ……

    苗有林哭丧着脸,这些都是他起家的老弟兄,死哪个都心疼。

    也幸亏是这帮老兵精锐咬着牙冲进了炮兵阵地。若是当时后退了,这仗所有人就都白死了。

    这个结果让李郁极为愤怒。

    下令将俘虏的所有军官、炮手都拉到第3道防线前当众挑了刺刀,打击清军士气。

    第3道营垒的清军终究只是默默看着,没敢出营作战。

    他们都清楚野战毫无胜算。吴军的火器犀利,巴不得他们出战呢。

    ……

    消息传到九江府,阿桂终于露出了微笑。

    这才是他希望看到的战局走势,层层削减吴军精锐,同时让绿营兵和吴军的仇恨扩大。

    一道防线杀死几百人,十几道防线就能残废一个军团。

    伪吴王一共就5个军团,他耗不起的。

    九江城内,整日忙碌无比。

    匠人们打造军械、铸炮。士兵们一群群的接令离开,去江西各地布防。各地方文官一波波的或督粮,或催捐。

    所有人都坚信,大清必胜!

    高速运转起来的帝国机器,可以碾压一切。

    抚远大将军行辕,来了一群将官。

    为首的是长江水师提督,彭文炳。此人乃武状元出身,湘湖人士,先从陆师官拜副将,后转入水师序列。

    ……

    “拜见抚远大将军。”

    “嗯,请起。”阿桂单刀直入,“伪吴王水师进犯在即,你有几成胜算?”

    “末将有10成胜算。”

    这话说的太满,阿桂当时就不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