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后呢?” “臣见到了郑河安副总指挥麾下的2个营清乡凯旋归来,臣的评价就四个字。” “哪4个字?” “骄兵悍将!” …… 次日,李郁乘坐战船去崇明。 新河镇码头,水师总指挥刘武率所有舰长、水手长、炮长列队欢迎。 这还是经略崇明之后,第一次视察。 两座炮台扼守住了周边水域。 30几条大小战船停泊在港口内,看起来颇有气势。 兵营是砖头水泥结构,不惧怕台风。 根据当地居住了几辈子的老人回忆,海水倒灌、狂风侵袭从未影响过新河镇。 所以此地才会被历朝历代作为水师基地。 哪怕是穿越前,也是一处重要的客运货运码头。 新兵训练营,距离码头约7里。 远远的就听到了枪声,还有训练的鼓声,偶尔夹杂着军官的狂暴骂声。 …… “拜见王爷。” “敬礼,” 在军官的吼声中,所有人齐刷刷的枪托着地,左前臂横贴月匈前,掌心向下。 李郁很满意,解下披风,慢步走上高台。 “第3军团的弟兄们,你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同一个目标聚集到了这里。” “这个目标是什么?有人可以告诉本王吗?” 沉默了一会,有人壮胆喊道: “效忠王爷,和朝廷打仗。” 众人笑了,李郁也笑了,摆摆手: “还是本王替你们说吧。这个目标就是,出人头地!” “你们的日子过的好吗?家里人的日子过的好吗?住的上瓦房,吃的起肉汤米饭吗?” 众人黯然,王爷你描述的日子太美,不敢想。 李郁突然拔出佩剑,大吼道: “家里穷的叮当响,无钱无势,除了年轻敢吃苦,你们一无所有。想出人头地,怎么办?当兵领饷,立功当军官。本王对天发誓,功必赏,过必罚。” 说罢,手一挥。 立马有人抬着银箱,放在面前。 “第3军团,按照顺序领军饷。” “第1营第1队出列,架枪,空手领饷。” 李郁亲手给所有人发饷。 虽然很费时,手臂都酸了,足足1个时辰多才发放完毕。 但这些辛苦都值得。 …… 李郁经常告诫自己要警惕被人架空,尤其是军队。 训练结束后,就是最后一项传统节目——授军旗,配置军官。 分为军团旗、营旗、和队旗。 旗面的大小,旗杆的高度,还有旗面字样不同。 军团旗沉重,平时固定在马车上。 必要时由一名掌旗官骑马手持,配备护旗兵4人,随时紧跟主帅。 李家军军法规定: 主帅被俘或者军旗被夺,掌旗官和卫队长以下皆斩。 对于营旗和队旗则没有规定,只是作为士兵们的认旗。 毕竟大部分兵不识字。 战场混乱,只能根据旗帜辨识自己的长官在哪儿。 …… 第2军团的立功人员在东山士官学校进修后,直接编入了第3军团。 所有人全部升官一级,并无人提出异议。 李郁一口气就把第3军团的中低级军官给配置齐了,大部分是老兵。 唯有总指挥的人选让他有些犯愁。 起家以来培养积攒的心腹快用光了。主要是随着势力的扩张,坑越来越多,萝卜却不够用了。 他很想从义子当中挑选一人担任总指挥,但顾虑其他人会有想法。 最终决定自己亲领,先任命两个副总指挥,第一个韦俊,第二个李大虎。 韦俊就在浙北,可直接上任。 而李大虎攻陷了徽州府,凭借这个功劳勉强可以服众。 …… 晚上, 李郁在日记本郑重写下: “当前,需尽快提拔一批可靠且忠诚的高级军官以解燃眉之急。” 东山士官学校,更多的是培养普通军官。 而高级军官,有一项隐含条件:信任! 人和人的信任,不是嘴上说出来的。 而是长期培养出来的,尤其是关键时刻经历过考验表现合格的。 在浙北攻城略地的第2军团接到了紧急调令,收拢所有兵力,5日内集结完毕,3日后至杭州城外就地登船。 浙北防区,则由新组建的第3军团接手。 参谋本部署理大臣谭沐光也接到了王命,2日内拿出两个军团对调的行军方案,准许他临时调动所有的运输船只还有后勤辎重储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