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死士风采,一骑一枪襄阳乱-《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

    襄阳城,临江而立,巍峨雄壮。

    北城墙30米外,就是汉水,江面宽阔奔流不息。

    由于长达百年未曾有战事,城防松弛。

    护城河泥沙淤积,北岸东岸滩涂也陆续被占用,或搭建铺子,或开垦成良田。

    大清朝人口暴增,花盆里都要种粮食。

    这么肥的临江土地,空着简直暴殄天物,必须种上庄稼。

    府衙也默认,并登记造册。

    就连冷秋山自己名下,也拥有城外3间铺子,上百亩临江水田。

    督标张厉勇是外人,不知道这里面的情况。

    指着外面说道:

    “教匪一来,这些屋子就会为其所用。府尊大人,得抓紧一把火烧了。”

    冷秋山讪讪的应答:“好,好。”

    突然,城外一骑快马冲来。

    骑士身穿绿营号服,满脸惶恐,不住的往后回头。

    “闪开,紧急军报。白莲教匪20万人,从南边又杀来了。”

    守城的兵丁,不敢阻拦,连忙拉开拒马,放他进城。

    此人进城后,就大喊:

    “小的有紧急军报,襄阳城的大人们在哪儿?”

    冷秋山连忙快步走下城墙。

    “本官署理襄阳知府,白莲教匪到哪儿了?怎么会有20万人?怎么会从南边来了?”

    ……

    满脸灰尘,汗浆的骑士,一咕噜从马上滚下。

    往前跑了两步,摔倒。

    又狼狈的起身,手脚并用的踉跄数步。

    连滚带爬的来到冷秋山面前,单膝跪地道:

    “湖北各地白莲教,纷纷响应郧阳府,都闹起来了。他们距离襄阳还有~”

    骑士突然抬头,怀里摸出一柄短手铳。

    对着4步之外的冷秋山,轰的一枪。

    冷秋山中弹,当场死亡。

    急匆匆走在前面的襄阳总兵王世长,倒霉的挨了一颗霰弹。

    而一直在想心事,步伐缓慢的督标副将张厉勇,则是侥幸逃过一劫。

    在场的官兵,都吓傻了。

    一时间,竟然没人反应过来。

    骑士扔掉短手铳,从靴筒里抽出利刃,大喝一声:

    “白莲教全体在此,杀!”

    说罢,就把距离最近的府衙文官一刀封喉。

    鲜血喷了一脸,狰狞无比。

    一抹脸,追了两步,刺死了一个吓得弃械逃跑的绿营兵。

    ……

    督标副将张厉勇终于反应了过来,抽出佩刀,冲了过来。

    长对短,加之盔甲在身,不惧利刃。

    两个回合,就斩断了刺客手腕。

    随后又是一刀,贯穿月复部。

    他抬脚,踹飞刺客,拔出带血佩刀。

    重伤倒地的刺客,却是笑的很开心,嘴角咧开,牙齿浸泡在鲜血中。

    “哈~你们完了,襄阳城守不住了。”

    “去死吧,妖人。”

    张副将愤怒的表情扭曲,迅速出刀,斩断头颅。

    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的震撼当中。

    白莲教区区一员死士,单枪匹马的,干掉了守城的三巨头之二。

    襄阳总兵王世长,脸部中了一颗霰弹。

    被亲兵们扶了下去,生死未卜。

    按照这个时代的医学水平,死亡的概率超过8成。

    伤口感染!

    突然,城墙上一片骚动。

    绿营兵大喊道:“白莲教匪来了。”

    当当当,铜锣声响成一片。

    全城的人都在乱跑,像没头苍蝇一样,不知道往哪儿跑。

    但是不跑吧,又显得不合群!

    ……

    张厉勇抹掉脸上鲜血,大喝道:

    “知府战死,王总兵受伤。襄阳城防,从现在开始,本将说了算。”

    “不要乱,准备迎战。”

    “关闭城门!”

    “知府衙门里现在谁最大?”

    “下官,下官最大。”通判一脸冷汗,小跑着过来了。

    “筹银子,筹酒肉,送上城墙。”

    “是,是。”

    通判吓的小脸煞白,连忙去照办了。

    而张厉勇登上城墙,远远望去。

    十数里外烟尘滚滚,旗帜漫天。

    数不清的白莲教徒,来了。

    距离越来越近,喊声越来越清晰。

    “入白莲,吃白米,奉弥勒,坐天下。”

    数万人一起齐声呐喊,动静惊人。

    城墙上的绿营兵,个个口中发苦,心生畏惧。

    城中百姓也都躲在家中瑟瑟发抖,听着城外的齐声呐喊。

    而靠近城墙的几处民宅,

    一群看起来老实巴交的苦力汉子们,露出了疯狂虔诚的微笑。

    他们纷纷压低声音,小声的重复着12字口号。

    “教主来了,大军来了。”

    “准备吧。”

    众人纷纷翻开炕上稻草,或是挖开地面,翻出一把把明晃晃的的刀剑。

    静静的等待动手的那一刻。

    城外,白莲大军在距离护城河4里外停住了脚步。

    洪教主身披明黄袍子,头戴金冠,远眺襄阳城。

    感慨道:“好一座雄城。”

    ……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