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见洪教主没有反应, 他继续说道:“城里有好些人很狡诈,把银子埋在地底下,下官都知情!” …… 于是,他获得了带路的机会。 这小子也是个狠角,当场摔了官帽,脱了官袍。 舔着脸撕下一块白布,蒙在额头上。 他看攻城的白莲教徒,很多人这样做的,虽然不理解,可不影响照样学样。 “你叫什么?” “下官姓司马,名尚。” “好。若想保命,就要看你的贡献。” 司马知府,疯狂的在府城指路。 他带着大批白莲教徒,先是封存了城中所有府库。 然后是指点了所有士绅家,而且大致估计了财产数量。 这就很牛哔了,没人公开讲过,但是他就能猜得到。 顺手,就指点教徒们拆了几堵墙,挖开了几个花坛,甚至还有池塘底下。 白莲教众人大开眼界,若没有指点,怕是真找不到。 藏的太深了! 接着,就是米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下官想为白莲多做点事,赎罪。” 见他如此上路,又很会聊天。 慢慢的,这些白莲教徒把刀收起来了。 收敛了对他的杀心,恶意大减。 忙碌到深夜,司马知府甚至和两个教徒称兄道弟了。 甚至从他们口中了解到了,洪教主的一点小小癖好! 于是,他不顾辛苦,又带着人搜寻了本府的四大美女。 送到大帐内,终于得到了洪教主的认可。 “唔,你就留在帐下,且为一小卒,军前效力吧。” “谢教主。” 司马知府,成功灵活的改变了身份,成为了光荣的白莲教徒。 头裹白布,脖子挂玉弥勒佛。 将郧阳府所有官吏,士绅挖掘的干干净净。 审讯、拷打、榨干了最后一两银子。 狠人,在哪儿都能吃上饭,哪怕是带血的饭。 …… 白莲教攻占郧阳府后,获得了大量粮食、金银、还有兵器。 又从城中搜罗了100多各类匠人,收入营中,待遇从优。 只可惜,郧阳府缺乏兵工基础。 没人会铸炮,钻枪管都费劲。 司马知府,此时应该叫司马十夫长。 洪教主昨晚新创了一套官职,十夫长是最低一级的军官。 他建议派人去襄阳府,和武昌府搜罗匠人。 此两府都是军事重地,兵工水平高一些。 若是能打下荆州城就更好了,八旗的火炮和作坊都是最好的。 郧阳镇总兵、还有府城官吏40余人,士绅商贾120余人,被押上了刑场。 刑场设在城外,数万百姓前来观看。 先演讲,后杀人,然后施粥,最后是募兵。 一口气,就吸收了3000多青壮。 衣服是五花八门的,能够统一发放的是一根白布带,裹在额头上,作用是敌我识别。 还有一柄长矛。 木棍好找,矛头是提前储备的。 教徒们在深山中,挖铁矿,冶铁,打造了许多的简陋冷兵器。 仅矛头一项储备,就高达10万个。 其余的就是刀盾,库存1万套。 而弓箭,箭矢的产量就很低了,仅有2000张。主要受限于原料。 火器就别提了,只能造三眼铳。 洪教主虽然爱装神弄鬼,动则和天上的各路神仙扯上关系。 但是做事还是很务实的,长矛兵是穷人创业早期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 武器,能够给持有者信心。 这是根植在血脉中的dna记忆。 数千青壮,手握长矛,排列整齐,似乎大家都变的信心万丈。 郧阳府(今十堰市),位置在湖北省的西北区域,境内山林密布。 对于帝国的统治者来说,大名鼎鼎! 绰号“流民天堂”。 因为此地处于帝国的腹心内部,可以扼住汉水,山高谷深,易守难攻。 洪武年间,朱元璋曾派兵驱赶山中所有流民,后将此山区封禁。 到了明英宗时期, 郧阳又成了湖广流民的乐园,朝廷再次驱赶,双方爆发了冲突。 数十万流民起义,明军高举屠刀,杀尽了流民。 郧阳府的每一块山水都染尽了鲜血! 后来到了成化年间,走投无路的流民,再次聚集在郧阳山区,人数超过150万。 明廷大为震惊,后反复斟酌,开郧阳府,安置流民,造册纳粮。 才将这个火药桶的引线,给拔掉了。 郧阳府问题,本质上是民生问题。 民为求生而不畏死,刀兵何以阻之? …… 【关于何时扯旗造反的争议?作者简单解释一下,纵观历史的多数农民起义,都是撼动朝廷,却无法推翻,最终为他人做嫁衣。这是先行者的无奈宿命,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因而,李郁竭力要将白莲教推在前面,让他们成为悲壮的先行者,迎接清廷的集火攻击,达到互相被削弱的目的。待清军主力猬集湖北之时,李家军狂飙江南,顺便放一波大的,岂不快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