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郁从善如流, 派人去,继续购置一些硬木料。 银子只有花出去,才有价值。 而史密斯他们以旧换新搞来的那艘船,也很不错。 非常耐用的商船,木料也新。 这让他,为那个损失惨重的船主默哀了一会。 邪恶的清廷! 李郁琢磨了几天, 决定在原来基础上,加以改进。 变成一艘庞大的内河火力输出平台。 船舱主体结构还算坚固, 又用铁部件加固,增加船体刚性。 舱外壁, 加挂铁板,增加防御。 挖出合适的炮口舷窗,还有射击孔。 甲板稍作改造, 除了尾部,其余全部成了平的。 增加了6处固定位,可固定短管霰弹炮。 抵消后坐力。 而舱内侧舷炮,多是长炮,打铁球炮弹的。 …… 李郁取了个名字,太湖幽灵号。 这个名字一点都不浪漫, 理论上,太湖幽灵号可以装载24门炮,以及50杆抬枪。 李郁对于抬枪这种武器印象深刻, 在李氏一型火绳枪的基础上,搞出了李氏抬枪。 总长度2米,六棱枪管加长加厚。 两人协作,才能完成装填。 主要是打霰弹,偶尔也打圆球铅弹。 靶场试过,铅弹能打400米。 霰弹能打200米。 某种程度上说,接近1磅炮的地位。 或者叫0.6磅炮。 有人说这玩意, 在枪里面,它打的最远。 在炮里面,它重量最轻。 总之,李郁很欣赏这种跨界武器。 将他部署在了战船上,填补火炮的空白。 靶场试验时, 发现在前面用肩膀扛着的人太过痛苦,被震的七晕八素。 于是, 又增加了枪架,架设在甲板上。 抬枪架在上面打,就轻松多了。 而考虑到后坐力太大,火枪手打不了几枪,就肩膀淤青。 李郁又给抬枪手, 配备了一种坎肩,穿上后,右肩有厚厚的皮革缝着棉花,能够抵消一大半后坐力。 …… 改装这艘船,还有一个目的是,避免被认出来。 虽然概率极小,可还是存在的。 一旦乾隆得知,被自己耍的如此狼狈, 以他极度狭隘的心月匈,只要没脑溢血,指定要尽起天下精兵,踏平太湖。 量大清之兵力,不死不休。 李郁有点忌惮, 清军在金川之战中展示出来的组织力,和后勤能力。 这可比什么名将,索伦突击队可怕多了。 一个1%的高度组织力群体,可以轻松征服99%的其余人口。 这在历史上已经无数次被验证过, 清军入关,就是时间最近的一次证明。 后勤能力, 穿越人士都知道,花旗国大兵,打仗是如何的简单粗暴。 用钢铁,午餐肉,还有可乐,冰淇淋,打趴了天天啃草,吆喝板载的小日子。 清廷虽然衰微,纯纯的农业国。 可是那么大的地盘,随便刮一层地皮,就能拼凑起堆积如山的钱粮。 李郁叹了一口气, 他从未和任何手下讲过这些,在染指大运河漕运之前,他不愿意和清廷开战。 除非, 清廷识破了自己,展开围剿。 那他就只能应战,而且要打运动战。 主动出击, 利用四通八达的水系,炮击江宁,炮击扬州府,火烧清江浦。 然后, 再把江南段运河上所有的船只,一网打尽。 若是形势危急, 他还会更加心狠手辣, 将淮安府、江宁府,到苏州府的航线周边2里,所有村庄,码头全部焚毁,水井污染。 这也恰好是清军的传统行军路线, 沿大运河、长江行军,粮草运输、饮用水都有保障。 如此一搞,清军的行军速度就大减。 哪怕留下恶名,自己也在所不惜。 历史,乃是成者王侯败者寇。 只要掀翻清廷,坐上皇位。 自有无数大儒,为朕辩经! …… 看着被魔改的面目全非的“太湖幽灵号”,还有一旁停泊的“嵇康号”十姊妹舰。 众人都觉得信心倍增。 不过,李郁提出了去铸炮坊视察。 “现在,火炮月产量几何?” 张老爹,自豪的说道: “以6磅炮为例,一月可以铸250门。” “这么快?” “对,因为用上了新技术。” “你来给我讲讲。” 于是,张老爹再次抢功。 铁范铸炮法! 优点是成本低,速度快。 相比传统的泥范铸炮,只需十分之一的成本,却达到十倍的速度。 最大的问题是,温度下降太快,容易裂。 解决办法是,持续加温。 在铁范外侧,用小火烘烤。 这样一来,铁炮胚的冷却速度,就能内外一致。 良品率极高, 10门炮胚,往往有9门可用。 听完了张老爹的讲解,李郁很满意。 “你们辛苦了。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要求吗?尽管提。” “老爷说的哪里话,我们知足。” 不过,李郁瞧见了一边的张满库,似乎有话说。 于是询问道: “你爹实诚,不好意思提。你来讲。” …… “谢谢老爷,我家狗儿,在铁厂当学徒,能不能读点书?” “读书是好事。”李郁点点头,确实是忘了教育方面投入。 不仅狗儿,童子营那帮孩子,几乎都是文盲。 这样下去,是不太好。 不需要他们做学问,可起码看的懂军令,写的了军报。 “我派人去请两个秀才,在岛上开个私塾。” “谢谢老爷。” 临走前, 张老爹立下了军令状: “老爷,只要原料跟得上,我们父子保证您需要多少炮,我们就生产多少炮。” 李郁摸了下狗儿的光脑袋,笑着走了。 看着走远了, 张老爹才开心的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