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江南小镇的繁华,远超世人想象。 这还仅仅是实物金银,银票地契要么被主家带走了,要么被烧了。 若是仔细翻找,掘地三尺, 怕是收获还要翻倍。 …… 胥口镇, 刘武也带着人满载而归。 有黎巡检的指点,寻找的也不困难。 相比横塘镇,胥口镇更惨烈。 因为是在睡梦中被乱兵包围,少有活口。 刘武几次摔倒,都是因为地面的鲜血。 他也明白,这是一次考验。 那么多的金银,若是自己贪心昧了,说不定李郁会知道。 谁敢说, 他带的人马中,没有一双眼睛盯着自己。 就连那黎巡检,搞不好也会为了讨好李郁,而卖了自己。 所以, 这一趟他很规矩,搜罗金银装车装船。 中途,镇子外还响了几枪。 哨兵说是,有人鬼鬼祟祟靠近,被他们开枪打伤了一人,就逃了。 刘武也不想节外生枝,猜测是太湖协的溃兵漏网之鱼。 掀不起什么大浪了,随他去吧。 直到扬长而去,驶入太湖。 胥口本就是个临湖小镇,镇子里有一条河直通太湖。 …… 芦苇荡中, 一队人趴在泥地里,悄悄窥视着。 为首的是施令伦的亲兵队长,陈茂坤。 “队长,施将军会不会出事了。” “别乌鸦嘴。” “老陈,你清醒点。如果施将军没出事,这帮人敢大摇大摆的打扫战场?” “我亲自去打听一下。” 陈茂坤因为受过施的恩情,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他是死是活。 他换了一身百姓衣服,悄悄的绕路,去了府城。 一路潜行,抵达府城外。 他看到了城墙上挂着的头颅,顿时就晕了。 还有鞭炮声。 醒来后,跌跌撞撞的回到了芦苇荡,已经是一天后。 路上, 他砍了一个骑驴的百姓,省了些脚力。 “施将军死了。” “咱们怎么办?” 有人提议:“要么分了这些银子,散伙吧。” 还有人说:“分开会被官府通缉,不如聚在一起,去浙北山区落草。” 陈茂坤从悲痛中恢复过来后, 就一言不发,只是盯着所有人。 “老陈,你是队长,你来拿个主意。” “好聚好散,想散伙回家的拿着银子走,留下兵器。想落草的,咱们有船有银子,去浙北。” 很快,50人分成两派。 其中十几人想回家,不想吃刀头舔血饭了。 有这几十两银子,日子也能过下去。 陈茂坤看着这些人离去的背影, 转身对着剩下的人说道: “他们当了叛徒,如果落到官府手里,肯定会出卖我们。” “如果官府知道,太湖协的人还没死绝,会怎么做?” 众人默然不语, 有人握紧了手里的刀。 “追上去,杀了他们。” …… 夜幕中, 三艘舢板载着剩下的30余人,消失在了太湖深处。 为了掩盖痕迹,还在芦苇荡放了一把火。 熊熊大火,让逃难的人心悸。 直到3日后,才陆续回到各自的村子。 府衙中, 李郁和黄通判彻夜未眠。 斟酌报捷战报的细节,该怎么写。 首先, 肯定要突出领导的作用,黄通判运筹帷幄,大摆空城计。 激励城中兵丁奋勇杀敌, 全城百姓踊跃上城,叛军胆寒不敢攻城。 之后,胡千总率军出城,和叛军激战数场。 最终, 手刃施令伦,这个功劳够大了。 而石湖巡检,胥口巡检,横塘汛兵,金鸡汛兵,守土有责,在黄通判的感染下,都有杀敌。 首级功劳各分了二三十颗。 李郁,也作为本府义民,被写进了战报中。 就连元和知县张有道,也分润了一些功劳。 ……… 熬到清晨,鸡都叫了。 黄通判才让人把战报送了出去,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按照驿站的速度, 这份加急战报,会在7天后送达紫禁城。 也就是说,黄通判需要耐心等待半个月,就能升任知府了。 “来,熬了一夜,喝点莲子羹。” 黄夫人亲自端着托盘来了,托盘里是两碗精致的羹。 李郁道谢后接过,一饮而尽。 这倒是给黄夫人留下了好印象,觉得这个少年不虚伪。 她是胥吏家族出身, 更看重实际内容,利益互惠,对于繁文缛节倒是有些方案。 “府尊大人,夫人,有一份厚礼你们千万莫要推辞。” “哎,不可如此孟浪,朝廷的旨意还没到呢。” “有如此军功,加上和大人从中斡旋,知府不在话下。” 李郁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 上面写着10万两! 黄通判愣住了,随即她的夫人也凑过来瞧了一下。 “这是?” “叛军一路烧杀,粗暴敛财。被城守营击溃后,略有缴获。” …… 黄文运立即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他是文人出身,虽然功名心炽热,却还有点矜持。 “想到那些无辜百姓死难,本官有些~” 黄夫人却比他想得开,笑盈盈的收了纸条: “李小哥不是外人。” “夫人说的是,等金银整理清洗干净了,这两天就可以送来。” 李郁也收敛起了笑容,突然说道: “黄大人不忍百姓受难,在下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以府衙的名义邀请高僧,做场法事。” “好,好。难得你有这个心思。” “李小哥心善,人又精明,以后前途无量。”黄夫人笑道。 出了府衙, 李郁又寻了老胡,在茶楼一聚。 “老胡,准备升官吧。” “这么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