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京察-《大明1521》


    第(3/3)页

    这些所有得了优的,全都要留下来参皮接下来的圆桌会议。

    对于那些小京官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一个让皇上认识自己,以达圣闻的机会。

    嘉靖对这件事,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原本乾清宫的圆桌周围,也只有三十来张椅子,除了内阁、司礼监、尚书和都御史,给事中之外,也没有其他人的位置。

    今天为了这个会议,嘉靖特意让人在外围又加了一圈椅子,以容纳那些得了优的京官们参与到这场大讨论中来。

    这次涉及大明国运的全议。

    跟以往的惯例一样,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点心水果。

    旁边的炉子上,那个硕大的铜壶,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煮的滚烫的奶茶,无限量供应。

    “陛下,人都到齐了,可以开始了。”

    嘉靖看着面前的所有人,在他的右手边第二位还空着一个位置,那个本应该是属于夏言的位子。

    “今天这次大讨论,朕还想请另外一个人参加。把杨公子杨慎也请来吧。”

    杨廷和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坐在椅子上没动,眼睛飞快的眨动了几下。

    这眨眼的时间,他的脑子里已经闪过了无数种可能,皇上这是又要打什么牌?

    为什么要杨慎参加,他现在正在修的《武宗实录》,难道皇上又要从武宗身上做文章?

    不能,按说皇上现在应该尽最大的可能,不提武宗的事,能回避就回避的。

    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陛下,他不过是一个翰林院修撰,不懂这些事情。”

    “哦?都说知子莫若父,我看杨阁老对自己这儿子还不是很了解么!”

    嘉靖向身后招手,广林立刻送上来一本册子,恭敬的放到杨廷和跟前。

    “看看,这都是那些年轻人讨论的东西,朕亲耳听了,亲眼看了,有些问题啊,比在做的诸位,讨论的还要深刻,还要尖锐啊。

    我们不要觉得年轻人就一定经验不够丰富,做出的判断和想法就一定是不够深思熟虑的,朕看有些事情,恰恰就不需要深思熟虑才是更好的。

    干什么事都想这个想那个,顾东顾西的,那就是什么事也不要做了。”

    “朕想让杨慎来,不仅仅是请了他一个人啊,朕请的是一个年轻人的代表,咱们也要听听年轻人的声音么,毕竟大明的将来,还是属于这些年轻人的,诸位说是不是?”

    谁敢说不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