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难怪说东山州根本不缺粮食,广阔的种植园,稀少的人烟,还用上了鸟粪肥。 其实东山州出产的鸟粪肥大多数都运回本土了,自己用的很少的。鸟粪肥是东山州少有的能出口的产物,藟山城的土地又非常肥沃,没必要大量使用鸟粪肥。 刘一峰看着新鲜的茄子,黄瓜,洋葱,韭菜,菘菜,豌豆和白萝卜,不禁感叹这一波算不算物种入侵呢。也不知道南方的弗朗机人带了多少旧大陆的产物来新大陆了,反正汉人已经开始把自己身边的一切往东山州带了。 “这是……豌豆尖!” “哟,掌柜的识货呀。的确是豌豆苗,又叫龙须菜,只有春秋天才能吃到。” 豌豆苗生长温度在20度上下,最佳种植时间为夏末秋初,秋末收一波。冬末春初再种一次,春末收一波。这也就导致了华夏北方基本看不到,毕竟北方秋初就很难保持20度的温度了,基本都在长江流域才有的种。 另外豌豆苗不易保存,基本上摘采5天内最好就吃掉,这也就导致了这道菜等到后世华夏大地完成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建立后,才让长江流域外的人知道。不论是煮汤还是清炒,豌豆苗都能展现其特有的清香,是轻口味地区很容易接受的味道,曾经一度在江南卖到过几百元一斤的。 作为巴蜀人,刘一峰是豌豆尖的疯狂拥趸,事实上每个巴蜀人童年记忆除了让后世大半个华夏谈及色变的鱼腥草外,还有就是豌豆尖了,不过前者是部分巴蜀人也不能接受的,而后者你很难找到不喜欢它的人。 没有任何犹豫,刘一峰直接买光了这个摊位上所有的豌豆苗。 “掌柜的很喜欢龙须菜呀。” “嗯,有些时日没吃到了。” “那可明日再来,我让我家掌柜的把剩余的龙须菜都摘采了。” “好。” 豌豆苗有个特点,下锅前一锅,下锅后一盘,所以刘一峰看上去买了整整1麻袋,实际上也就够他们6个人吃一顿的量。 离开前,他还买了大量的带根韭菜,菠菜苗和葱姜蒜,这些都是能在极短时间就收获的农作物。 为此他又不得不购买了两驴车和两头驴,他已经拥有4辆驴车了,算上6匹马还能背负一些,这一趟真的是买了太多东西了,这让刘一峰开始怀疑这些东西能不能装船带走了。 如果还是王掌柜的卡拉克船是没问题的,现在只能希望他给自己介绍的刘掌柜的船也够大吧。 想到这里,刘一峰找到了郑芝龙:“老郑,如果要给你们跑海的人送礼,送什么最合适?” “罗盘,船模或者好的茶叶。” 罗盘刘一峰能理解,好歹是航海要用的,这船模和茶叶他就有些不明白了。 “船模是郑和级出来后才有的东西。” 见郑芝龙要讲故事了,冯硕一拉缰绳加入了他和刘一峰的谈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