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他瞟了眼面前的人数,让他直接送这么多人给宰予,那必然是不乐意的。 可气氛都已经烘托到这里,他不答应的话,又担心这帮人心生叛意。 正在季孙斯思忖之际,叔孙州仇走到了他的身边。 叔孙州仇虽然身上带着伤,疼的龇牙咧嘴,但这时候也没忘了从旁拱火。 对他来说,只要是能让季氏出血的事情,他举双手赞成。 他小声道。 “宰子今日为了驱逐阳虎,恢复季氏立下天大功劳。若是不能对他加以封赏,只怕以后国人都不愿再为您尽力了啊! 况且这些人里面还夹杂着阳虎的叛党与叔孙州仇豢养的士人,如果您强行留下他们,又打算如何来使用呢? 与其您来头疼这个问题,不如将这些人交给宰子教化。 这样一来,您既可以得到不吝赏赐的美名,又可以远离本性邪辟的小人,何乐而不为呢?” 季孙斯闻言有些意动,但让他一下送出几百户给宰予,还是让他觉得有些肉痛。 于是,他又转头望向公敛处父,开始询问他的意见。 “公敛子以为如何?” 公敛处父也是个实打实的倒季派,你问他,他当然也是赞成。 但他对于宰予几次三番阻挠他的行为颇有不满,所以此时季孙斯问他,他便暗地里使了个绊子。 “我也赞成叔孙子的看法。只不过,这些人都是谋逆的罪人。即使国君仁德,最后决定宽恕他们的死罪,也不应令他们逃脱所有的惩罚。 我觉得,您不如向国君禀明情况,命令宰子率领这些人前去征讨那些追随阳虎叛乱的城邑。 如此一来,也可以让他们利用战功来抵消自己应当受到的刑罚。 国人如果知道了这件事,也一定会赞赏您处事公正、赏罚分明的。” 季孙斯听到这里,不由眼前一亮。 说的对啊! 反正那些城邑迟早要讨伐。 与其派出顺服于季氏的上军讨伐,不如用这些谋逆之人前往攻打。 攻城战向来难打,攻方伤亡一向巨大。 如果采纳公敛处父的建议,这些人在攻城时死了也不算是季氏的损失,而变成了宰予的损失。 如此一来,他就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谁也不能说他一句不是。 而宰予率军攻城,如果攻下来了,那他到时候,也可以用阳虎是季氏家臣,因此他的封地应该归属于季氏的理由,将那些城邑拿过来。 孟氏和叔孙氏也别不服,不服咱们可以坐下来慢慢聊。 作为鲁国的君子,想必孟子和叔孙子的数科学得都不错吧? 我来给二位出一题。 问:一旅五百人,一军有二十五旅,那么一军有多少人? 我赶时间,请二位尽快作答。 想明白了这一点,季孙斯感觉自己可真是商纣王做刺身——七窍玲珑啊! 当然了,如果宰予攻不下来那些叛乱城邑,那也没关系。 那样的话,就算是菟裘大夫能力不行,曲阜国人和朝中的大夫们也不要在我面前逼逼赖赖。 我可不是没有给过菟裘大夫支持。 这大几百号人,都是从季氏手里实打实掏出来的啊! 而且,我季氏都给了这么多支持了,总不能全部让我买单吧? 叔孙氏和孟氏难道不应该给宰予一点支援吗? 讨伐叛乱城邑乃是国事,我季氏掏多少出来,叔孙氏和孟氏也得跟上。 三桓都是鲁国上卿,应该没有什么不同。 既然受了国家的恩惠,你们两家又怎么能不承担国家的职责呢? 须臾之间,季孙斯只觉得神清气爽茅塞顿开,他朗声笑道。 “我听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既然你等愿意归附宰子,那我又怎么敢进行阻拦呢?” 宰予也没料到季孙斯居然会这么痛快。 “季子,您的意思是?” 季孙斯装作忍痛割爱道:“我没有德行,无法约束臣民。我的家臣叔孙辄,还有和他手下的这一旅民户,就全都托付到您的手上。从现在开始,他们就是您的臣民了。” ------题外话------ 读者的美,表现在他专注于阅读……我看读者,不看外表,而是内在的读者味和亲切感。 ——节选自《宰予日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