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时至不迎,反受其殃-《重生朱棣之子》


    第(2/3)页

    随即,他给侍立在侧的康平使了一个眼色。

    康平会意,急忙退下,然后很快就端上来两壶热气腾腾的茶水,把朱高煦父子俩面前已经没有多少热气的茶壶换了下去。

    “禀父皇,由于草原气候寒冷,因此适合在草原上种植的作物并不多。”

    朱瞻域恭声道:“蔬菜方面,芹菜、白菜、萝卜等都在冬季收货,耐寒性强。作物方面,有油菜、粟(sù)、黍(shǔ),以及郑和从海外带回来的冬薯(马铃薯、土豆)。”

    粟又称谷子,小米,狗尾粟,古称粟为粱,糯性粟为秫。

    华夏是粟的起源中心,种粟历史悠久,农谚有“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上旱死粟”,可见其抗旱能力超强。

    它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所以在干旱地区,贫瘠山区都可以种植。

    糜(méi)子,又名稷、黍,是一种不粘的黍。

    在水稻传入华夏之前,与粟米、小麦、大豆、麻子并称为五谷。

    这种作物是一年生栽培草本,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种植,八月中秋前完成收割。

    在《诗经·黍离》之中,商朝灭亡后,其国都已成废墟,长满了黍这种植物,显得格外荒凉。

    华夏先民之所以偏爱黍,在于当时农业技术落后,而黍的生命力较强,且成熟周期短,自然被重视。

    秦汉以后,在小麦培育和加工技术逐渐成熟的背景下,黍慢慢被边缘化。

    再往后,随着各种水稻的问世,黍一步步脱离了华夏人的餐桌。

    实际上,后世华夏人食用的大米,和古代大米并不一样。

    后世水稻是杂交技术培育而来,那些东北地区抗寒水稻在古代同样也不存在。

    粟、黍产量虽然不高,但好在适应性强,在草原上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干旱地区也能尝试开垦一些田地,种植这两种作物。

    至于马铃薯,性喜寒凉,本就原产于高寒地区。

    而草原正属于高寒地区,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很适合种植马铃薯。

    特别是漠北大部分的降雨量都集中在夏季,与马铃薯的需水高峰期基本吻合。

    而且马铃薯的存储也不复杂,挖深坑像储藏粮食那样,避光、干燥、尽量隔绝空气进行窖藏即可。

    因此,在朱高煦的规划之中,马铃薯将会是未来草原百姓的第一主食。

    漠北地域广阔,水系又发达,有太多地方可以种植马铃薯。

    如此一来,定居在漠北的大明百姓就可以通过大量外销马铃薯及马铃薯的加工品获利。

    再配合牛羊肉以及奶制品加工厂,将来在草原上养活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大明子民完全不是问题。

    “除了早在洪武、永乐年间就已经内附汉化的蒙元人之外,如今的草原上,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加在一起,总计还有多少部众?”

    朱高煦沉默了一会儿,随即问道。
    第(2/3)页